商务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《餐饮业促进和经营管理办法》,已于6月15日正式实施。这一政策对连锁餐饮经营影响深远,关乎行业规范与高质量发展,连锁餐饮从业者需重点关注,及时调整运营策略。
政策从餐饮经营全流程明确规范要求。在反食品浪费方面,企业需在门店大厅、包间等醒目位置张贴反浪费标识,主动引导消费者按需点餐,严禁诱导、误导超量点餐行为。同时,要通过优化食材采购、加工流程,推出小份餐、分餐服务等方式,从源头减少食品浪费;规范厨余垃圾处理,不得随意丢弃,需按规定交由具备资质企业进行资源化利用,若消费者造成明显浪费,企业可依规收取合理处理费用(收费标准需提前公示 )。
经营行为约束上,明令禁止设置最低消费,无论堂食、包间消费,“最低消费” 要求均属违规。且需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,对消费者反馈的问题,要及时响应、处理并反馈结果,保障消费者权益,维护品牌口碑。
政策也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。鼓励连锁餐饮企业推进数字化升级,借助智能点餐系统、会员数据分析等工具,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经营,提升运营效率与消费体验;支持企业参与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制定,像青岛连锁协会会员品牌,可借标准化建设强化市场话语权,推动行业规范发展。
连锁餐饮企业需迅速行动,组织管理层、门店员工系统学习政策内容,将反浪费、合规经营要求融入日常运营。比如优化点餐引导流程,培训服务员科学提醒消费者适量点餐;调整菜单设计,标注菜品分量、建议用餐人数,推广小份餐品;完善投诉处理机制,确保消费者诉求得到及时回应。同时,可结合政策鼓励方向,布局数字化管理体系,参与行业标准共建,在合规发展中提升市场竞争力。
此次政策落地,标志餐饮业进入“规范与发展并重”新阶段。连锁餐饮唯有紧跟政策导向,把合规管理与经营创新深度融合,才能在行业洗牌中站稳脚跟,抓住绿色化、数字化机遇实现持续增长。